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五项重点工程,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为了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指导地方科协和全国学会高质量开展科普工作,中国科协于9月份发布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其中也提到了“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助力工程”。
科学性是科普的灵魂,而为了确保科学性,科普工作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科研成果,或者说科技资源,所以优质的科普内容离不开科技资源的支撑,需要把科技资源作为科普的重要来源。通过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或者说实现科技资源科普化有助于丰富科普资源体量,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反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以及更好地推进科研与科普一体两翼的平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我们体量丰富的科技资源而言,在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内容和科普场景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难点,这仍有待于相关工作的不断推进,科技资源与科普资源之间如果不能实现有效的过度和衔接,那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科研与科普的有机结合,形成科研与科普自说自话的局面,也不利于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论述。
在2017年科普产业化上海论坛上,卞毓麟老师首次提出了“元科普”的概念。在前不久举办的“助推元科普:前沿科学如何科普转化”沙龙上,卞毓麟老师进一步对元科普作了阐释:即是指工作在某个科研领域第一线的领军人物(或团队)生产的科普作品,它的特点是对本领域科学前沿的清晰阐释;对知识由来的系统梳理;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理性展望;以及科学家亲身沉浸其中的独特感悟。这应该是我们提倡和鼓励科研人员做科普的一个重要内在逻辑,而且也应该是“元科普”背后所蕴含的理念。
在实现科技资源科普化的过程中,科研人员是不能缺位的。然而,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且他们的本职工作仍然是开展研究,发表研究成果,所以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科研人员都去做科普。但是科研人员在探索和创新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科学研究所隐含着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而科学思想的传播和科学精神的弘扬所能发挥的作用要远远超过单纯地传播和普及知识,同时这方面的科普也是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与此同时,科普的内涵、手段、理念和机制等等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要求科研人员要与时俱进,开展那些别人难以替代、社会潜在影响最大的那些科普,也就是参与到“元科普”之中,因为“元科普”是源自科学前沿团队的一股“科学之泉”,为其他形形色色的科普作品提供坚实依据,包括可靠的素材和令人信服的推理等。
将科技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科普资源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公众需求,也有着巨大的潜能,而以“元科普”助推科技资源科普化,可以最大化地发挥科研人员在科普中的作用,把时间和经历用在刀刃上,从根源上滋养科普这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同时这也解决了科研人员是否应该做科普,以及应该做什么样的科普这两个问题。
科普不是“小儿科”,它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还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技巧,科普应该是“全科”。在以“元科普”助推科技资源科普化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科研人员认同“元科普”的理念,而且也需要提升科研人员从事科普的技能,毕竟科普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而且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科普做的好不好,有没有效果。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到理念的提升,而且还包括做好科普的方式方法等,所以用“元科普”助推科技资源科普化也有必要与相应的科普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转化,丰富科普供给的内容,提升科普效果,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王大鹏)